葡萄酒君
新晉 WSET 四級得主 Denver 梁穎聰:興趣是成功的敲門磚
已更新:2021年10月13日
原文:
http://wap.lookvin.com/news/24974.html
2015-07-06 09:44:28 樂酒客
相信不少人都會聽說過德斯汀安講師團隊的第三位WSET Diploma,對他很好奇。他是魏俊老師和歷老師的 WSET 四級戰友,是德斯汀安講師團隊的第三位 Diploma,也將是未來德斯汀安在澳門和珠海培訓點的主要負責人之一!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他的故事吧!

高中的最後一年,由於看到澳門的酒店迅速地發展,所以我決定在中學畢業後到瑞士修讀酒店管理。在那幾年,我開始對與餐飲相關的學科特別感興趣,可就是對葡萄酒學科的興趣不是很濃厚,但那時候我們有機會參觀一個瑞士的酒莊,眼前所看到的都使我對酒莊的系統有了一個概念。
畢業以後,我便順理成章地在澳門找了一所米其林一星的意大利餐廳實習。在那裡學到了很多高級餐廳的知識,而且在那時候認識了我的啟蒙老師,他潛移默化地令我對葡萄酒產生了興趣。差不多工作了半年以後我發現了澳門的餐飲業並不是學習葡萄酒的首選地方,因為啟蒙老師說他在加拿大工作的時候開酒的品種及數量都比澳門多,而且客人的知識以及要求都十分高。所以我便離開了餐廳的工作,先讀 WSET 第二級及第三級的課程並同時投身葡萄酒零售業。

那時的公司在澳門雖然是在起步階段,可是在內地實力雄厚約有一百多間分店。代理的品牌很多,Fine Wine貨源也十分充足,所以那時候接觸葡萄酒的機會比在餐廳工作的時候多了很多。也因為是零售業的關係,每天都會面對著真的瓶子,有空的時候我也會把葡萄酒的資料研究研究,所以波爾多六十一個列級酒莊的名字及地區我大部分都懂。在工作期間我得知 WSET第三級成績過了,我便毅然決定報讀第四級挑戰自己的能力。
WSET第四級總共分了六個單元:
單元一:國際市場學
(The Global Business of Wines and Other Beverages)
考卷一:三千字的作業
考卷二:考試前一個月發題目,考生須跟據題目蒐集相關資料以作考試時回回答(以文章形式作答)
單元二:葡萄酒生產學
(Wine Production)
考卷一:一百條關於葡萄栽種,葡萄酒釀造及後期加工裝瓶的選擇題
**單元二規定必須先考,不然不能考其他單元
單元三:世界葡萄酒學
(Wines of the World)
考卷一:瞎評十二杯葡萄酒
考卷二:一條必答題加六選四的長答題
單元四:世界烈酒學
(Spirts of the World)
考卷一:三條短答題,瞎評三杯烈酒
單元五:氣泡酒學
(Sparkling Wines)
考卷一:三條短答題,瞎評三杯氣泡酒
單元六:加強酒學
(Fortified Liqueur Wines)
考卷一:三條短答題,瞎評三杯加強酒

課程可以分為三種,兼職班、密集班及遙距班
1. 兼職班:跟據不同課程的時間表到香港上課,每星期最多一堂課
2. 密集班:在相關科目考試前一星期密集式上課
3. 遙距班:不用上課,自修
還記得在2012年8月下旬我開始了學習WSET第四級的生涯,當年我選擇的是兼職班而上課的地點是在香港上環的AWSEC教育中心。由於我是澳門人的關係,每次上課都要趕上18:15的船準備19:30上課。第一天上課時,我收到了考試時間表,一些WSET的信息,單元一的功課題目,單元四的書及Oxford Companion to Wine。當時的考試時間被安排為:10月先考單元二,2013年3月考單元一及四,6月考單元五及六。
*當中Oxford Companion to Wine是一本類似字典的書,所有有關葡萄酒的字詞都能在書裡查到解釋,而以後復習每個單元的Study Guide內的字詞時都可用到此書來查閱。
以下會順著我考試的次序,回顧一下我考每個單元時的經歷以及心得:
單元二:葡萄酒生產學
單元二是考生必須先考的科目,要考核了才可以參加其他科目的考試。該單元的考題是100條關於葡萄栽種、葡萄酒釀造及後期加工裝瓶的選擇題,老師在上課時說明過考題只會考在教科書中出現過,所以我準備考試的方法是把整本書複習數次之後再做學校給的練習題。考試後兩個月便接到通知我合格了,回想起這科目也算是比較輕鬆的一個單元,但是學到的知識,例如:土壤、氣候怎樣影響到葡萄生長等等都為日後的學科建立了很好的基礎。
單元一:國際市場學
就在考完單元二不久,我便決定找一份比較穩定的行政工作,同時間我也開始準備單元一及單元四的考試。單元一分成兩部份,第一部份是在3月考試前的一個月左右發給我們一篇文章,然後就在考試前做好資料蒐集並在考試時用文章形式回答考試時發的問題。另一部份是在4月的上旬交一份功課,這份功課的題目及內容是在開學的時候就會發給我們的。
雖然第二部份的作業是順利的通過了,可是考試的部分卻要在11月補考。通過這次機會,磨練了我研究及分析題目的角度及技巧。有些網站或許能幫到你們:Drinks Business,Decanter,Wine Spectator等等。
單元四:世界烈酒學
另一方面,單元四的考試是三條短答題,瞎評三杯烈酒。由於是有官方書本讀的關係,所以理論方面我專心研究書本,然後找一些市場上的商品了解,例如金酒(Gin)的Bombay Sapphire,Hendrick's Gin及Beefeater等等;瞎評方面由於烈酒開瓶後是不會腐壞的,所以我到超市買了一些小支裝的酒來訓練自己。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我當時應該多讀點課外書及理解多點生產商的資料,因答題時如答有關生產商的資料會加分。
這個單元是被形容為單元三以外最難的一個單元,大部分的考生都會在理論題中失去很多分數。我考的題目的1. Mash bill 2. Armagnac 3. Legal requirements for Scotch whisky,雖然題目不是很複雜,可是我們得要每道題寫二十五個重點以拿取最多能拿到的二十五分。最後雖然順利地過了可是分數不高,然而考後重新檢討時,我覺得應該要多上網找資料及查書以便更有把握拿到更多分數。


單元五:氣泡酒及 單元六:加強酒
複習這兩個單元的時間十分倉促,3月考試完了以後6月馬上要考這兩個單元,途中4月份的時候還要交單元一的功課,所以我強烈建議大家要先安排好複習的時間表,要不然考試跟功課擠在一起不但影響該科成績,還會影響後面的溫習安排。
與烈酒一樣這兩個單元也是考三條短答題,瞎評三杯加強酒。上課的時候老師都教我們基本要依著 Study Guide 及其指引 Oxford Companion to Wine 的字讀,如果想拿高分就要多上網閱讀新聞,多試酒及多讀不同生產商的資料。
那時候剛好有一位 Master of Wine Matthew Stubbs 來開班,他開了一個法國南部的大師班,上課兩天每天上課8小時,兩天的班總共試了40多款酒。由於南法生產一種特別的氣酒(例:Limox)及很多加強酒(例:Banyul),所以對此兩個單元的考試很有幫忙。
最後我也沒有令自己失望,特別是加強酒拿到很好的成績。可能是因為考題及瞎評都有葡萄牙相關的題目吧(澳門是葡萄牙殖民地地)!?

單元三:世界葡萄酒學(Wines of the World)
單元五及單元六完結後便是單元三世界葡萄酒學。這單元是被認為是最難的,合格率大概只有30%至50%,這是因為範圍包括全世界的Still Wine純葡萄酒(非氣泡及加強酒),考試內容是包括瞎評十二杯葡萄酒以及一條必答題再加上六選四的長答題。
在準備考試途中發生了兩段小插曲。第一段是在考單元五及單元六前得知要在11月補考單元一。第二段就是我報考了美國的CSW考試在9月尾考。CSW 是美國機構 Society of Wine Educators的認證葡萄酒專家考試,程度是在WSET三級之上,後來發現這兩件事情影響到我複習單元三的進度,我應該把CSW推到考完以後再考的。
另外在7月至8月的時候我每星期都會跟一些朋友試酒,同時跟著 Study Guide 及其指引 Oxford Companion to Wine 讀,讀了一個月左右覺得很沒有方向,那時候想到拿考官報告(Examiner Report)及找些舊考題參考一下。可是,在10月下旬的時候得了慢性喉嚨發炎,這也影響了複習的進度。儘管如此,我也盡全力希望得達到預期的結果。
成績在4月上旬出了,瞎評過了而且成績不錯。可是理論差一題才能過。那時我打算6月補考可是由於香港報名的限期已過,所以 2015年1月才可以補考。這樣一來我便有9個月的時間準備。剛好那時候我找到一份在葡萄酒及烈酒公司的行政工作,接觸業界的機會又多了,所以我決心這次我一定要過。

一開始復習的時候我先分析考官報告及舊試卷,仔細地筆錄考官對不同題型的答案要求,以及分析一份有機會出的題目重點溫習。同時間我在美國的Amazon網站買了好幾本參考書World Atlas of Wine,American Wine,Wine Atlas of Germany等等;另外,我靈機一動在讀書的同時開了一個 excel 表格,我在該 excel 表格中記錄所有我看過資料,例如平均氣溫,雨量,泥土,有什麼山/河/海在該產區附近會影響天氣,生產量及主要生產商等等。
因此對於考試我十分有信心可以合格,可問題在於能不能拿到好的成績。當天的題目特別是其中一條的題型令我有點意外,可是我也盡力而為。同樣地, 結果也在 3月左右公佈,得知可以到香港拿結果的那一天我便馬上坐船到香港,看到合格了的一刻感覺沒有想像中特別的興奮,只是覺得這麼多年來的努力沒有白費了,終於可以向 Master of Wine 這個終極目標進發。

後記
有朋友問過我,你過了第四級會不會覺得第三級很簡單啊。我回答說:其實第三級某程度是比第四級難(當然除了單元三),因為第三級所需要接受的新知識很多,比方說香檳、雪莉酒及波特酒等等的釀造方法要用外語背出來;而第四級是長時間浸泡在知識及行業內得出來的。所以各位想讀第四級的朋友,希望大家不要怕難,其實只要有興趣總有一天會讀到的!